首页 >> 新闻资讯
“禁摩限电” 因何而来又向何处去?
发布时间:2016-04-12 14:06:33    点击次数:11067

方便生活但违章太多,电动自行车到底该不该禁行?

近日,深圳开展“禁摩限电”专项整治行动,广州也草拟法案,提出在全市范围内禁止电动车。一时间多城市的集中整治,让原本风靡街头的电动车大军数量锐减。然而,禁摩限电因何而来?又向何处去?
1.png

电动自行车,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,安装了电机、控制器、蓄电池、转把、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。

2.png作为代步工具,电动自行车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捷,其省力、低价的优点使得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充满了它的身影。而电动自行车市场也非常火爆,产品深深抓住了中国消费者的心。

电动自行车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,在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,就有人研制出了电动自行车,并不断完善其构造。直到本世纪初电动自行车才得以大量推广,进入无数家庭。

2013年“中国电动自行车产业创新高峰论坛”数据显示,中国电动自行车截止2013年保有量突破2亿辆。

3.png

那“禁魔限电”究竟为哪般?大体原因相信每个人都能说出一两句,但究其根源,还是在于其带来的交通混乱。

据交管部门统计,2015年,北京电动二轮车共发生交通事故31404起,死亡113人,伤21423人,伤亡人数占全市交通事故伤亡总数的36.7%。

这还只是北京市的统计,而北京市的电动二轮车保有量还不是非常高,南方一些城市的保有量还要更高。

那电动二轮车上路究竟会造成哪些隐患呢?
1.占用机动车道。不得不说,一些电动二轮车的驾驶员在驾驶时会“膨胀”出无与伦比的自信:我最快。于是一路超啊超,经常跑到机动车道上与机动车“共舞”。

2.行驶时不看其他车辆。另外一些电动二轮车的驾驶员会有一个毛病,那就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,无论是转弯、超车还是过红绿灯,根本无视周围路况,见缝插针如“疯狂老鼠”一般,经常会与机动车街头抢行。

3.逆行。二轮电动车逆行的现象非常普遍,原因就在于其体积小,对于交通的影响较小,图个方便吗。不得不说,一些道路的设计也非常“反人类”,不便于汽车以外的车辆行驶。
4.png

4.超速。我国规定,二轮电动车的时速不得超过20KM/H,然而事实却不这么简单,多数电动车的速度都不止于此,市面上多数电动自行车的速度一般能到40KM/H左右,而像电动摩托车甚至能到60KM/H左右。

9.png
5.闯红灯。你说啥?红灯?对不起,我的眼里没有红绿灯,只有我和我的车。大概这是一些二轮电动车驾驶员的心里真实写照,这样又如何不危险呢?
88.png

6.超载。对于这些,笔者真心无力吐槽,你是阿三开挂吗?

333.png
电动二轮车如此难以掌控,确实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约束,然而,“禁摩限电”是否过于“一刀切”了?我们来看下国外是如何来做的。在美国,电动自行车的速度最高每小时20英里(32公里),且整车重量不超过50公斤。

而在日本,对于电动自行车的规定更是到了“变态”的细致程度。日本只允许“智慧型电动辅助自行车”上路,并对“智慧型电动辅助自行车”的要求制定了很严格规定,例如:在任何路况情况下,速度大于15km/h时,速度每增加1km/h时,电力下降1/9;速度超过24km/h时,整车电动系统关闭。等。

而在神奇国度印度,其电动自行车的要求也是比较严格的,所有电动车辆都必须通过ARAI的认证,输出功率低于250W且时速低于25公里的电动车较易通过,而马力较大的电动车则需通过完整的CMVR法规规范的测试流程,非常费时且成本较高。

《中国新闻周刊》总主笔闫肖峰在谈到此问题时表示:“首先是电动车的审核,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不合法的?从销售源头就应该卡死。第二,电动车上路,如何管理,违法,违章逆行,这些行为如何规范?”

律师徐利平也表示:“禁限电动车短期内可能会产生减少交通事故的效果,但长期不一定,且代价太大,影响民生。减少交通事故的方案很多,最重要的是驾驶人、行人等遵守通行规则。”
8.png

热点资讯
家装知识